烟草涨价浪潮下的市场困局
2025-08-02

涨价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烟草消费,却也在低收入群体、市场秩序、行业生态等多个维度撕开了裂痕。


作者:翟立法、左士民

文章来源:烟草在线网站


01

开篇语:涨价浪潮下的烟草市场变局


在全球控烟运动持续推进、各国政府通过税收杠杆提升烟草价格以遏制消费的大背景下,烟草涨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这一政策工具在发挥健康效益的同时,也在市场层面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笔者作为最基层的社会一员,我们认为涨价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烟草消费,却也在低收入群体、市场秩序、行业生态等多个维度撕开了裂痕。从非法交易猖獗到“空管烟”等灰色产物滋生,从低价烟的刚性需求到高端烟的价格倒挂,烟草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分化与动荡。对于这场变局,它不仅考验着监管者的智慧,更折射出公共政策在健康目标与民生现实之间的艰难平衡。

21.png


02

一、低收入群体的困境:涨价催生的非法交易暗流


(一)价格敏感下的消费转向


对于低收入烟民而言,烟草消费具有极强的刚性特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低收入人群中,烟草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高达10%-15%,远超中高收入群体。当政府通过提高消费税推动卷烟零售价上涨时,低价烟市场的收缩首当其冲。以咱们中国为例,2015年烟草消费税调整后,部分省份低价烟批发价涨幅超过30%,导致零售端低价烟供应量锐减。这种供需失衡,会迫使部分低收入烟民转向地下市场,寻求非法渠道获取廉价烟草制品。


(二)非法交易的滋生与蔓延


地下烟草市场的繁荣呈现出明显的“价格驱动”特征。据报道,在东南亚地区,非法走私卷烟的价格仅为合法产品的40%-60%;在非洲部分国家,假冒卷烟甚至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些非法产品通过跨境走私、地下工厂生产等方式流入市场,不仅逃避了税收监管,更以低价策略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报告指出,全球烟草非法贸易规模已达每年400亿至5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毒品和武器的第三大走私商品。


(三)“空管烟”现象:灰色地带的创新产物


在非法交易链条中,“空管烟”成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灰色产物。其运作模式通常为:不法分子收购合法卷烟的空烟盒,填充劣质烟丝后重新封装,再以“特供”“免税”等名义高价出售。这种产品既保留了合法品牌的外包装,又通过低成本填充物实现利润最大化。在中国某省2023年的专项打击行动中,查获的“空管烟”案件涉及金额超2亿元,这些产品中烟丝的甲醛、重金属含量超标达数十倍,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


21.png

河间“3.19”专项行动现场查扣犯罪窝点。 刘磊 摄(中国城市网)


(四)监管困境:非法市场的“适应性进化”


非法烟草市场的猖獗对传统监管模式构成严峻挑战。走私网络利用加密通信、虚拟货币支付等技术手段规避追踪;地下工厂采用分散式生产、流动式销售的方式降低被查风险;甚至有犯罪集团与腐败官员勾结,形成“保护伞”。在印度尼西亚,烟草走私集团通过贿赂海关人员,将走私路线从海路扩展至陆路边境;在巴西,犯罪组织利用贫困社区作为非法卷烟的分销据点,形成“生产-销售-洗钱”的完整链条。


03

二、市场分化:低价烟与高端烟的冰火两重天


(一)低价烟的“刚性吸引力”与供需失衡


尽管涨价政策旨在减少烟草消费,但低价烟市场却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世界银行研究显示,在卷烟平均价格上涨10%的情况下,低价烟销量仅下降5%,而高端烟销量降幅可达15%。这种分化源于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惯性——对于日均消费一包烟的烟民而言,每月增加的30-50元支出可能意味着减少食品或医疗开支。因此,即使面临供应短缺,他们仍会通过囤积、拼单等方式维持消费,甚至催生出“低价烟代购”的灰色职业。


(二)高端烟的“价格倒挂”:零售商的经营危机


与低价烟的供不应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端烟市场正陷入价格倒挂的泥潭。就以中国某省会城市为例,据资料显示2024年某高端品牌卷烟的批发价为580元/条,但零售端为快速回笼资金,不得不以550元/条的价格抛售,倒挂幅度达5.2%。


(三)零售商的恶性循环:信心不足与市场萎缩


价格倒挂对零售商的影响远不止于利润削薄,更引发了连锁反应比如资金链紧张、经营信心衰退等。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市场萎缩——合法渠道销量下降,非法市场趁虚而入,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


04

三、政策反思:健康目标与市场现实的平衡之道


(一)涨价政策的“双刃剑效应”


烟草涨价作为控烟的核心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学术验证。英国《柳叶刀》杂志研究显示,卷烟价格每上涨10%,青少年吸烟率下降7%,成人吸烟率下降4%。然而,政策效果高度依赖于执行力度与配套措施。当涨价幅度超过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且缺乏替代性支持(如戒烟服务、经济补贴)时,非法交易必然滋生。这要求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

差异化定价:对低价烟设置涨幅上限,避免过度挤压低收入群体消费空间;

梯度征税:根据卷烟价格分段征税,减少高端烟与低价烟的税负差异;

动态调整:建立与居民收入水平挂钩的烟草税调整机制,确保政策可持续性。


23.png

(图片AI生成)


(二)监管升级:打击非法市场的技术赋能


面对非法交易的“适应性进化”,传统监管模式需向智能化、协同化转型:

区块链溯源: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卷烟生产、流通全链条信息,实现“一包一码”追溯;

大数据分析:利用消费数据预测非法交易热点区域,实施精准打击;

跨境协作: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共享走私情报,切断跨国犯罪链条。


(三)行业扶持:帮助零售商渡过转型阵痛


为缓解零售商的生存压力,政府可出台税收减免、转型培训等过渡性扶持政策。


05

最后的话:在健康与民生之间寻找平衡点


不管是曾经还是今后,关于烟草涨价潮下的市场困局,其本质上是公共政策目标与市场现实冲突的缩影。当健康效益与民生代价、市场秩序与行业生存形成张力时,单一的政策工具注定难以奏效。而未来的控烟之路,需要更精细化的政策设计——既通过差异化涨价抑制消费,又以技术监管打击非法交易;既为零售商提供转型支持,又为低收入群体构建安全网。唯有如此,才能在减少烟草危害的同时,避免市场陷入无序动荡又保障了零售商的利益,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目标与社会稳定的双赢。这场变革不仅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更需要全社会对“健康权”与“生存权”的深刻理解与平衡。


qrcode_for_gh_75e018a9735a_258.jpg

关键词: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