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东莞跨客科技有限公司因“非法生产经营烟草专卖品被追究刑事责任”而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取消电子烟生产许可证程序后,深圳市标杆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出租烟草专卖许可证”或被取消电子烟生产许可业务资格。这一系列事件不仅释放出监管趋严的强烈信号,也促使业内重新审视电子烟生产许可的法律边界与合规底线。
一、东莞案例:刑事追责触发许可证取消程序
2025年8月2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就东莞跨客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生产经营烟草专卖品一案举行听证会,拟依法取消其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这是自2022年电子烟纳入烟草专卖管理体系以来,首例持证企业因涉刑被启动取消许可程序的案例,具有标志性意义。
二、深圳宝安:出租许可证触发许可证取消程序
国家烟草专卖局10月27日发布公告,深圳市标杆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出租烟草专卖许可证拟取消相关业务资格,计划于2025年11月11日9时在深圳市宝安区烟草专卖局举行公开听证会。这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告的第二起因持证企业违规启动取消许可程序的案例。

三、法律法规分析:哪些情形将被取消电子烟生产许可?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电子烟生产企业可能因以下情形被取消烟草专卖许可证:
1.非法生产经营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是目前最直接、最严重的取消许可情形。根据《电子烟管理办法》第三条和《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细则》第六十四条,无证生产、销售含烟碱电子烟产品,或生产“零烟碱”但被认定为伪劣产品的企业,若被追究刑事责任,将被注销许可证。
2.一年内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根据细则规定,持证人一年内因违法从事电子烟生产经营活动被烟草专卖局处罚两次以上的,许可证有效期将被缩短,情节严重的可不予续证或依法注销。
3.非法转让、出租、出借许可证
烟草专卖许可证不得转让、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移。若企业存在上述行为,发证机关可依法撤销许可证。
4.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若企业产品在国家或省级抽检中多次不合格,或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如检出非法添加物、致癌物超标等),将被视为不符合许可条件,面临暂停生产、限期整改,甚至取消许可的处罚。
5.产能利用率长期不达标
新规首次将产能利用率纳入许可管理指标。要求企业产能利用率需达到行业平均50%以上,续证时需达75%。长期低于标准的企业,许可证有效期将被缩短至1年或6个月,甚至被不予续证。
6.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证
若企业在申请许可证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隐瞒重要事实,或通过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发证机关可依法撤销许可证。
7.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
若企业对烟草专卖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拒不履行,如继续违法生产、拒绝整改等,将被视为严重失信行为,可能被取消从业资格。
四、结语
东莞与深圳的案例表明,电子烟行业已全面进入“持证严管、违法必究”的新阶段。监管部门不再仅针对“黑工厂”或“地下作坊”,而是对持证企业同样实施高压监管,一旦触碰法律红线,许可证将被依法收回,企业也将失去合法经营资格。
电子烟行业从“野蛮生长”到“依法治理”,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东莞跨客科技的听证案与深圳宝安的清理行动,标志着监管已从“准入管理”走向全生命周期监管。未来,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许可证不再是“护身符”,而是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唯有依法合规经营,方能在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