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阿拉巴马州迪凯特市通过电子烟税
10月1日生效
据ROCKET媒体9月15日报道:
迪凯特市的电子烟价格即将上涨。市议会投票通过,对市区内销售的电子烟产品每毫升征收10美分的税。
对于迪凯特市范围之外但在市警察管辖范围内销售或运送的可消费蒸汽产品,每毫升(mL)征收五美分(0.05 美元)的税。
该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生效,但回收时间可能会有所延迟。下次议会会议将通过另一项决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选择于10月1日生效该法令,市政府将自行收取资金,而非州政府。
如果他们选择等待,将无法征税,因为县市政府在2025年10月1日之后无法再增加许可证或税费。
全州税则将于2026 年 10 月 1 日生效。
2
马来西亚拟将全国禁止电子烟:
首先禁止开放式设备
据Malaysia新闻9月16日报道:
马来西亚即将效仿邻国新加坡,全面禁止电子烟,以遏制日益严重的滥用现象。此举虽然受到健康倡导者的赞扬,但却遭到了电子烟行业的抵制。
卫生部长祖基菲里·艾哈迈德 (Dzulkefly Ahmad) 表示,该措施将分阶段实施,首先禁止“开放式”电子烟,然后扩大到涵盖所有类型的电子烟产品。
开放式系统电子烟是可重复使用的设备,可以手动填充任何液体或物质,而封闭式系统电子烟则是一次性的,因此由于其便利性而更受新用户和临时用户的欢迎。
卫生部长于9月11日向媒体表示,政府正在敲定一份内阁文件,将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电子烟。他表示:“问题不再是‘是否禁止’,而是‘何时禁止’。” 更多细节将于稍后公布。
尽管自 2016 年以来电子烟牌照冻结,但行业仍在快速发展。
根据马来西亚电子烟商会的数据,2023年该行业的价值为 34.8 亿令吉(11 亿新元),而 2019 年为 22.7 亿令吉。
该举措得到健康倡导者支持,却遭电子烟行业抵制。马来西亚零售电子烟协会(MRECA)认为,全面禁止只会刺激黑市,增加消费者接触非法产品的风险。部分零售商则质疑政策公平性,指出香烟与酒精等同样存在健康隐患。
3
新加坡首次大规模
打击依托咪酯电子烟集团,8人被捕
根据CNA新闻9月11日报道
新加坡中央肃毒局(CNB)首次展开大规模行动,打击依托咪酯犯罪集团,共逮捕 8 名新加坡公民。警方查获 400 多个疑似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弹,以及逾 2 万新元现金。
行动于 9 月 10 日晚间展开,多名嫌疑人分别在直落布兰雅坡、后港和文礼道等地被捕,其中包括一名年仅 18 岁的女子。部分嫌疑人拒捕时被警员制服。
依托咪酯近期被列为 C 级管制药物,俗称“Kpods”。根据《药物滥用法》,进口、销售或分销此类电子雾化器可被起诉。
中央肃毒局强调,将继续严厉打击相关犯罪,绝不容忍任何依托咪酯滥用行为。
4
韩国第三大烟草公司BAT Rothmans
在韩国推出升级版电子烟弹
据tobaccorepoter新闻报道:
韩国第三大烟草公司BAT Rothmans于9月2日发布了为其Glo Hyper电子烟设备设计的新型烟弹。
该产品采用“StickSeal”密封技术,可有效防止烟渣泄漏进入设备内部。公司宣布,目前全系列10款Neo系列烟弹均已应用此项技术,同时包装也经过更新,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的清洁度和便利性。
BAT Rothmans表示,此次产品升级旨在扩大其在电子烟市场的份额。
该公司的Glo Hyper Pro设备曾凭借其出色的设计与用户体验,荣获2024年欧洲产品设计奖和iF设计奖。
作为母公司BAT集团碳中和战略的一部分,其电子烟产品已销往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集团计划到2030年实现全球电子烟用户数量达到5000万的目标。